搞任何专业都得过阅读关,得会读文献。中文文献已是诘屈聱牙,英文文献更是令人头大。没办法,英文是现实意义上的科技语言,哪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英文文献仍然是非读不可的。
读英文难,读英文文献难上加难,其难度至少有两个方面。一种原因是语言,专业术语晦涩难懂,一篇论文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超过七个字母的都不认识,令人丧失继续读下去的勇气;另一方面是学术,单词明明都认识,但整段读完后不知所云,完全不了解什么意思,全文读完后对论文也没有整体上的宏观把握。
很多好学的研究生,抱着学专业顺带学英语的目的,在阅读英文文献时喜欢一字不落地读。看电脑太累,还打印出来读。这种阅读方式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致命。
(1)全文通读,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路和论述结构,而且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细节,有几率会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寻找研究点。
(2)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勾画查找,可以积累大量英文专业词汇,对学术英语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1)全文通读耗时长效率低,一篇十多页的 article 可能一天都读不完,而现在学术出版的速度如此之快,这个速度是显然跟不上进度的。
(2)绝大多数人很难同时具备战术和战略思维,逐字逐句阅读,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专注于读懂英文而忽略了对研究实质的把握。
有些人学诸葛武侯,读书观其大略,只看标题、摘要、图表、结论。能采用这样的形式读文献,说明阅读者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积累,应该已经脱离了小白的阶段。然而,这种阅读方式也一样利弊共存。
(1)快速阅读,大大节约时间,每篇文献有个大致印象,将来需要时可以直接想到,避免了学术检索的遗漏。
(2)单位时间内过眼很多文献,能够对一个领域内的研究形成总体的把握,形成对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总体认识。
(1)快速浏览没办法避免对细节的遗漏,有时候这一些细节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如果只读图表,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实验数据和结果上,对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可能把握不到位。
(2)粗略的阅读几乎不读完整的句子,很难形成良好的学术英语语感,将来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就很难写出规范的学术论文,甚至对很多专业术语和专业表达都不清楚。
如果思考一下英文文献阅读的目的,都是在不同阶段为研究服务的,无论用什么方式,落脚点都应该是研究。下面笔者就通过你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下英文文献的阅读步骤。
当今几乎任何领域的研究论文都已汗牛充栋,随手检索便有成百上千篇。明确研究的目的,就是定立一个筛选的标准。哪些必须读,哪些可以读,哪些不必读;哪些先读,哪些后读;哪些仔细读,哪些粗略读……
判定的标准很多,比如好期刊的论文先读,大组的论文先读,后出版的先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次进行判断。
看标题、作者、出版信息、关键词。看标题是不是跟自己研究方向接近,看通讯作者是不是业内大牛,看出版信息是不是 credit 高的期刊等,看关键词是不是自己专业相关的。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期刊已经取消了关键词。
上述符合后,看摘要。了解论了什么,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创新点在哪里。依据这一些信息评估对自己的研究是否有直接的帮助。
上述符合后,看结论。一般来说,结论里的内容在摘要中有概述,所以看结论的目的一种原因是对论文研究的内容有更明确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前述过程进行 double check,最终确定文献在阅读上的优先性。
在确定哪些要读之后,接下来就要阅读了。阅读中把握一个原则:精读不必求全,略读保有底线。
既然摘要和结论都读过,阅读是从 Intro 开始。Intro 的写作范式大同小异,一般是先介绍课题背景概述前人研究,接着指出研究中的不足,然后讲讲自己组的前期工作,再说说本论文的工作。在读 Intro 时不必一字一句读,着重关注不足和本论文的工作即可,也就是有转折词 however 等的地方和有 we/our 的地方
读到这里,论了什么,实际上已经重复过四次:标题、摘要、Intro 和结论。在对研究方向有基本了解的一般的情况下,应该已经对论了什么心中有数,所以在后续正文部分的阅读中完全不必精读,只选择自身需要的部分逐字逐句阅读。
如何定位个人需要的部分呢?一种方式是略读抓取文字信息,一种方式是利用图表定位。现在很多文献都是图文结合,这两种方式本质上差不多。
精读完个人需要的内容后,对别的部分也不要忽略,至少看一下每个部分的小标题,了解论文的提纲框架,然后再顺一遍全文的图表,把图表装填空到框架里,形成对论文的整体把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寻找一下论文中是否还有别的部分需要精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何阅读中,做笔记都是非常好的习惯。在一篇论文读完后,也要有所标注和输出。尤其是考虑到很多重要的文献在未来写论文时还需要引用,整理和留档就更重要了,至少能节约大量时间。
最简单的办法是复制和截图。建立一个 word 文档,文件名里注明日期和阅读文献的目的——明确目的的重要性又一次显现——把认为重要的文献简略存档。存档的内容至少包括出版信息和精读的内容,复制可以,截图亦可。个人推荐复制,因为能在 word 文档中检索,对于关键的图表就只能截图了。
至于下载存档,笔者觉得可能没那么重要,因为见过太多人下载了文献却从来不读,笔者自己也有过同一篇重要文献多次下载到电脑里并以不同方式命名的经历。
当然,在研究的具体阶段里,也有一定的可能存在别的读文献的方式和步骤。比如有人有必要了解某个实验的详细过程,读文献时只需要看这一个步骤,而且多数时候,具体的操作在正文中并未详述,需要到 Supporting Information 里查找;还有人拿到未知化合物,检测中出峰有些奇怪,于是找有类似化学环境的同样基团的已知化合物,找到文献后直接看 Experimental 或支撑材料,仅看一个化合物的信息。总之,目的不同,读文献的方式也不同,差异非常大。对症下药是永远的王道。
很多人哪怕读了很多文献,对读文献的认识仍然比较片面。其实,读文献应该是学术入门的第一步,几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实验科学中,有些过分强调实验技巧,片面追求所谓做实验的『手艺』。不少人读研期间精读的文献屈指可数,自然写不出规范的学术论文。
阅读文献本身首先是一种学习,了解一项研究的历史,了解最新的前沿发现。这些搞好研究所一定要具有的知识,务实一点看对论文撰写和项目申请也有直接帮助。
阅读文献还是一种学术交流,而且成本很低,还十分便捷。对于前沿文献,有什么样的问题直接给作者发邮件讨论即可,电邮地址在论文中都有。
阅读文献还有助于培养学术直觉,提高学术品味。学术直觉不是直觉,虽然感性上觉得没什么 rationale,但背后仍然依靠大量的背景知识积累;学术品位是品位,对优秀期刊的文献特别是大牛的文献多读精读,自然能分辨出一项研究的品位。
咱们上街,有时候专门为买一样东西,有时候纯粹就是瞎逛。读文献也一样,也未必非要抱着一定的目的性才去读。及时跟踪业内的知名期刊,感兴趣的就点进去看看,读懂读不懂的,当作科普也不错嘛~~
说了这么多,咱也都知道每个人读文献的方式区别很大,但总的原则基本无二。所以,尽早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读文献方式,先把阅读关过了,搞科研才算上路。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更好的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相同的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WB、蛋白研究、免疫学实验、细胞实验、类器官、外泌体、肿瘤研究等,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同行分享等活动。